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保障方面相关信息
苏州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来源: 苏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8-04-24 23:58   访问量:

苏州是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社区日间照料事业和产业正蓬勃发展。但是,精细化管理欠缺、专业服务较弱等问题也很突出。

目前,我市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框架,有效推动了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市共建有1180个日间照料中心,38.1%的日间照料中心实行社会化运营,通过合作、租赁、委托管理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和管理公办养老服务设施。

那么,社会化运营力量通过公开招标进入社区,能否形成新动能,满足老人们差异化的需求呢?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感受社区“托老”带来的变化。

品牌赋能:标准化服务助推养老产业发展

让老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老人白天可“入托”享受服务,晚上可回家享受亲情,这是社区为日间照料中心打出的宣传语。但是,一些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异化,偏离最初的目标定位,有的服务项目成空壳,甚至成了麻将馆、棋牌室。

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来,社会化运营开始带来口碑。今年3月16日一大早,相城区元和街道晨曦馨苑社区的许阿姨带着一面写着“敬老爱老,亲如一家”的锦旗,来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向社区和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记者走进这家日间照料中心,发现所有服务都围绕改善老人机体机能而展开,专业照护体系完备。从2017年5月起,相城区元和街道通过公开招标引入苏州福星医疗养老产业管理公司,对御苑社区、富元社区、晨曦社区三家日间照料中心统一冠以“福星”品牌,推出标准化服务和严谨评估的流程体系,为辖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健康指导、便民资讯、康复训练、精神慰藉。

“福星”,苏州养老服务的知名品牌。2004年,我市开办了第一家养老护理院——福星护理院,通过卫生许可、人社医保定点、民政政策支持、纳入养老机构管理的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

苏州福星医疗养老产业管理公司总经理袁继峰认为,既然接受社区委托,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就要“名副其实”,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理,让人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既能在这里度过快乐的一天,又能逐步改善身体机能。

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利江向记者表示:“养老事业和产业同步发展,大规模引入社会力量,一定要考虑市场,品牌比标准更重要。品牌是生命力,更是竞争力。我们打造苏州养老服务品牌,首先就是医养融合的品牌。”

公益赋能:促进“三社联动”精准孝老

把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成老人第二个家

社区为老人们创造日间照料的共享空间,还须坚守公益理念。

日前中午,姑苏区“幸福夕阳”虎阜日间照料中心开饭了,虎阜花园的一些居民正聚着用餐,他们笑着告诉记者:“饭菜很好,呱呱叫!”

接受社区委托的是苏州和源爱心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京梅告诉记者,公司从2006年进入养老产业,已经投资、运营了4家护理院、1家老年公寓、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护理站、2家养老评估中心。

3年前,戴京梅就带领公司核心团队进行战略调整,通过社区合作、租赁、委托管理等方式,布局社区养老产业。她认为,公益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本属性。该公司目前托管虎阜、友新、观景、象牙等5个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把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成老人们的第二个家,为社区7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娱以及康复等养老服务。

近年来,我市先后颁布实施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做优社区养老、做深医养融合、强化规范管理、扩大普惠群体等方面着手,多措并举,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

通过社会化运营,日间照料中心从项目运作到服务细节,真正成了为老服务的集中地,吸引了很多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参与孝老服务。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合力打造公益宣传平台,鼓励老人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一起幸福生活,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与此同时,接受社区委托的管理公司通过薄利运营,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积累了养老市场的资源。

创新赋能:智慧平台不断培育细分市场

促进老人及子女在日间照料中心的“黏度”

近年来,我市立足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逐步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信息为辅助、医养相融合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但是,郑利江认为:“必须看到,社会化运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市场、社会和政府一起发力。”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重在提供专业服务,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应对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

养老产业投资和管理公司是市场主体,深谙创新驱动发展之道,愿意在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上大投入、下细功、出成效。福星医养的未来方向是什么?袁继峰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做全产业链!把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产业都做起来,一个不漏!”

对于苏州来说,智慧养老是养老事业和产业的未来,这已写进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年,我市研发了智能化评估系统,以精准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和养老服务需求;2016年,研发了苏州市养老数据资源中心及应用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养老服务机构、涉老企业和社会大众提供养老数据服务。截至去年底,苏州全市老年人有178万余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8%,老龄化程度再创新高,老龄证网上办理、尊老金发放、养老机构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都已经运行起来。

苏州市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从全市看,各市区普遍呈现高龄老人增多、老龄化差别加大等特点。其中,常熟市、太仓市、姑苏区的老龄化程度都已超过30%。发展智能化养老服务,可以让子女随时随地了解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所接受的服务,促进老人及子女在日间照料中心的“黏度”。而要实现社区日间照料高质量发展,与智慧平台形成双向互动,社会化运营是必不可少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