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登录 | |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聚焦

致敬苏州抗疫英雄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来源: 苏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0-09-18 16:53 访问量: 【 字体:

9月15日7点,西安一集中观察酒店,施晓松带领8名医护人员,手持长长的棉签,在客房门口逐一为入境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完成179人采样任务后,他们已在防护服里闷了3个多小时,早已汗流浃背。

从1月28日支援武汉江夏医院,5月2日前往吉林舒兰指导防控,到目前在西安执行入境人员医学观察任务,47岁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施晓松,今年已3次逆行,一直奋战战“疫”最前线。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施晓松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抗疫影像回放

动作练到形成肌肉记忆

院感防控就是要抓细节

今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1月26日深夜接到出征武汉的指令,施晓松第一时间自荐。“我是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抗击疫情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未感染的人,让医生、患者之间不交叉感染,这是‘零感染、打胜仗’的关键。”施晓松深知自己作为一名院感专家的重要性。1月28日,苏州援湖北医疗队48名医务人员出征。抵达武汉第二天,他前往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在获得一手资料后,指导队员反复训练穿脱防护服、隔离衣、口罩等,直至形成肌肉记忆。不合格不准进医院,这是施晓松坚守的“红线”。

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院感组组长,施晓松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他每次进入病区前要对队员逐一仔细检查,回到驻地顾不上休息,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和方案。团队接上级命令整建制接管病区,施晓松仅用半天时间就腾空房间,设立更衣区,梳理感控流程,完善各项细节,单单为确定更换口罩的位置,一天他就跑了4次。

出谋划策做好防护

当好入境“守门人”

今年5月,施晓松接到新任务,随国家卫健委第二指导组前往吉林,开展开放口岸疫情综合防控指导工作。在那里,他深入医疗机构,指导病房设置与布局,完善发热门诊设计与改造,就采样点设计和人员防护等提出多项建议。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机场成为外防输入的重要战场。8月4日至8月21日,施晓松来到西安临潼区,和队友一起顺利完成国际航班入境人员防控任务。在集中观察酒店,他按照防疫要求,细心设置流程预案、严格划分隔离区域,与队友一同进行健康监测、核酸筛查等。对观察期满的入境人员,施晓松逐一登记他们离开后的出行方式,以备后续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

抗疫精神感悟

坚持不懈贡献经验

做好疫情常态化保障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结束后,施晓松马不停蹄地前往西安灞桥区,开展入境人员的医学观察。

“先进个人的荣誉让我心潮澎湃、无比激动。”施晓松说,表彰大会让自己瞬间回到惊心动魄的援湖北现场,尽可能发现一切风险点,逐步建立起院感防控流程、驻地管理指引。“我是一名普通医护工作者、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这份成绩和荣誉属于对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

施晓松认为,荣誉对自己既是鼓励和鞭策,更是责任与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要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这是对我们未来院感工作的要求,也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施晓松表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我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经验,目前国内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但全球范围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后期还要加紧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复工复产保障,否则,一旦出现散发病例与聚集性病例,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将前功尽弃。“我有经验,投身前线抗疫工作是我应该做的。接下来,我将发扬医护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断提高能力水平,继续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
朗读
  • 播放
  •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