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书写“数据赋能”高质量监督时代答卷

时间: 2020-04-03 09:41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今日状态:正常、居家观察、疑似……”办公室小袁打开“掌上通”进行健康打卡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已成为苏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全体人员每天的必修课。

为做好防控工作,苏州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依托“掌上通”移动办公平台做出快速响应,开通“健康上报”模块,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该模块可提供历史填报信息数据支撑,做到行程可追溯、风险可控制,从而实现对全员健康状况的高效收集和实时掌握。

事实上,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专责监督机关,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如何用好大数据进一步赋能高质量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时代答卷。

“大数据“助力

全流程融入创新浪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创新浪潮之下,推动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深刻变革的当下,纪检监察工作势必将积极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围绕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用系统固化工作流程,用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用网络打破信息壁垒,从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数据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2018年9月,苏州市纪委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入手,陆续推出了“苏州市纪委掌上通”、内外网办公平台、监督平台、涉案信息查询分析研判系统、廉政档案系统、决策分析支持系统等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研判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信息化五年规划和省纪委监委“三大平台”整体部署方案,苏州市纪委监委研究制定《苏州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发展工作方案(2019-2022)年》,构建以“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和“一云一数一平台”为主体的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工作整体框架。

建设云计算平台。在全省率先引入云计算技术,建成苏州市纪检监察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提供“云服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基于纪检内网的所有信息化应用均依托云服务开展,从最底层防范信息孤岛的产生。

建设数据资源中心。成立苏州市纪检监察数据资源中心(含数据治理体系),将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涉及到的内部业务数据、外部社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通过人、组织、事件等维度打通整合成数据资产,便于相关业务部室直接从数据资源中心获取。

建设应用赋能平台。通过应用赋能平台,打通“一站式”信息系统。

在数据汇聚的基础上,将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决策支撑、综合办公的各个自建系统整合打通,根据不同的网络分别集成在纪检内网、政务外网和移动互联网三个集成门户,实现一次登录,授权范围内自由使用。

随着各类系统应用逐步深入,大数据监督应用案例被省纪委评为全省监督审查技术实战应用“精品案件”,依托“掌上通”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移动办公”和“网上办事”的做法在中央纪委信息中被予以肯定,苏州市纪委监委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快速推进中。

“下班不下线”

全覆盖提升监督效能

监督工作开展到哪里,信息化就推进到哪里。监督对象范围扩大以后,如何防止监督失焦、发散,始终是纪检监察工作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为助力监督“全覆盖”,苏州市纪委监委建成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平台,做到党员、党组织、监察对象的“三覆盖”。同时,整合打通各类监督内外部信息5类470余项,做到了“三贯通”:贯通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实现“数据联通、平台贯通、业务协同”;贯通监督检查业务全流程,梳理监督业务流程6类20余种;贯通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

监督的触角覆盖到哪里,数据的探针就感知到哪里。2018年以来,苏州市纪委监委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衡镜”系统,探索开展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工作,运用数学模型赋予指标权重,并以热感地图的形式直观显示被监测地区评价结果,定期研判形成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提供决策参考。

除了借力“衡镜”系统的智能、客观、实用,苏州市纪委监委还对各类行为数据多维采集、挖掘分析、关联比对,依托监督工作平台先后构建了防范利益冲突、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社团兼职、涉黑涉恶“保护伞”、治安处罚、违法犯罪等十余项监测预警模型并持续扩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问题及时、精准发现,高效处理。

构建监督模型的意义在于,提高主动发现问题和纠正偏差的能力,通过及时、精准发现问题来增强监督的震慑力。这种大数据监督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方式下定期去现场检查的不足。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方面为例,运用税控发票、财政支付、监督对象库等相关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对连号发票、节假日开票、夜宵开票、化整为零开票等行为进行及时监督预警,依托监督工作平台,三批次共预警487条疑似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占同期核查问题总数的83%。

大数据监督成为“不下班的监督”,也让广大党员和公职人员时刻感觉监督就在身边。

防止“灯下黑”

全方位深化内控机制

纪检监察干部因为长期工作在反腐倡廉第一线,面临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压力也非常复杂。“执纪者必先守纪,监督者必受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带头强化自我监督,成为重中之重。

为确保监督执纪执法权在正确轨道运行,完善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苏州市纪委监委借鉴“数据铁笼”理念,一方面梳理和规范各项工作规程,另一方面盯紧纪检监察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压减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严防权力失范失控。

苏州市纪委监委注重探索八小时内行使公权力监督,建立“纪检监察权力运行监督平台”。根据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业务实际,结合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要求,实现业务全程留痕、签批存档,过程可追溯、质效可评价,严防权力失范失控。一旦发生疑似存在违规或超范围查询、执行回避制度不严、违规接触涉案人员等风险点,15分钟即可推送至内部监督部门。

拓展八小时外纪检监察干部精准监督,“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该系统实现联通10家单位6类50项信息动态汇聚,为全市20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一人一档设立廉政档案,不断提高“廉情画像”的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该系统还构建内部监督预警模型43个,前移监督关口,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2018年以来,共预警各类信息600余条,发出查核函60余份。

正是这种“线上预警+线下查核”的方式,苏州市纪委监委将监督压力逐层有效传导到位,通过严管体现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厚爱。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大数据监督,聚焦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入探索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将大数据监督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机结合,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赋能。”苏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