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试点风采
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纪实--西巷花月夜 青蛙主题村
来源: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日期: 2021-07-16 16:39   访问量:

西巷自然村位于太湖半岛最西南端,是太湖生态保护的最前沿,属于典型生态保育区域。三面环湖、碧水连天,拥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和浓厚地方乡土气息,是太湖原生乡村的典型代表。

去年国庆期间,西巷村客流量日均2000人以上,最多一天超过4000人,农旅融合,迎来产业的“丰收”。如今的西巷,已脱掉10年前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人均年收入高达5万元。

那么,从偏居太湖半岛最西南端的默默无闻,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直至如今成为“农旅融合”的“网红村”,这一路,西巷究竟经历了什么?

西巷村的青蛙数量多,高达61种;品种丰富,有树蛙、林蛙、鸡蛙等。在“青蛙村”扬名之前,因为贫困,年轻人都背井离乡而去,西巷村成为“空心村”。西巷村进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以青蛙为代表的生态资源,依托其自然资源与生态优势,以及村民的闲置农房,以“湖墨叠翠,果茶西巷”为主题,量身打造青蛙主题文化创意生态村。

除了“青蛙村”,西巷还通过整合特有产业资源,开拓相关产业的发展,利用当地杨梅和碧螺春基地,以及各色果园的产业优势,开拓诸如杨梅酒、果醋、碧螺春人工炒制、果干制作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注册成立苏州市首家农房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入股,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注册成立苏州杨湾三生三品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农房运行平台,开启“互联网+”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强烈的富民宗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可以说,西巷因青蛙一炮打响。青蛙是起点,但并非终点。它终将贯穿西巷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始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随之不断往纵深推进。

在“青蛙村”前期推广与发展的经验上,西巷村推出“西巷花月夜”夜间经济项目,意在从夜色着手,寻求突破,着力打造城市中无法落地的独特夜色景观、夜色文化、夜色活动,发展特色鲜明的夜色经济。

“西巷花月夜”改变了“青蛙村”时代的单元业态,转而成为以“宿、食、礼、耕、读”为核心的多元业态。未来,它将蝶变成以“花月夜”为主题的“微型乡村振兴综合体”。

此外,西巷村以吴中区《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规划》为契机,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和物种种群多样性修复建设,以生态种群为特色带动当地经济,涵养最优山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富民就业,实现乡村振兴。项目包括两部分,一是种群保育,主要通过生态种群栖息地的打造、种群繁育,恢复本地物种生态圈;二是生态环境修复,打造生态种群栖息地、生态农业试验林等。村内各种新型业态载体也将相继落地,包括科普展示、除害·有机生态农场、生态研学、博物学、旅游·生态交互等。

西巷花月夜、生物种群保育等新项目将逐项落地……显然,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道路上的西巷,正把握着每一次机遇。它勇于尝试,也在不断改变。西巷村正在实践着“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西巷模式”。

展望未来,西巷,这个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路上越走越深入的村庄,已是让人无限期待。所以,原来守在这里的继续守着,外出务工的踏上了返乡之路,因为这里可以安放他们的“乡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