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蒋巷村里见初心——一个强村富民带头人的人生启示录
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9-16 21:20   访问量:

每次到常熟支塘蒋巷村采访,每次都被深深打动,引发深思。

这份感动,源自昔日穷乡僻壤发生的沧桑巨变,源自蒋巷人立足事在人为的澎湃干劲,源自村党委书记常德盛一生不变的赤子之心。

虽然76岁了,可一讲到村子的发展思路举措,常德盛滔滔不绝,声音响亮。对此,他自嘲:“有人说我一直像个新当干部,风风火火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其实,我懂得,只有少数人忙,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当干部的忙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可常书记却停不下来……”采访中,村民说出这句话时,充满了对常德盛的感激敬佩。

53年来,常德盛以初心作“锄”、蒋巷为“田”,团结村民,艰苦创业,走出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精神传家”的乡村振兴之路,耕耘出一幅“强富美高”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始终如一】

“让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今日蒋巷,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房前宅后像果园。

村委会前的广场上,40平方米的大屏幕滚动播放着蒋巷村的苦干历程。上世纪70、80年代,常德盛一根扁担两个筐,挑土筑田领头干,到了90年代,为发展工业,推销产品,他吃尽千辛万苦,还在一次跑业务的路上遭遇车祸,左眼差点失明……

屏幕一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格外醒目:“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

不远处,一幢大楼正拔地而起。常德盛介绍,这是村里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蒋巷护理院,建成后能够提供260张床位,不仅服务本村老人,还将抢抓长三角的养老市场机遇。

新时代如何让蒋巷村高质量发展,是常德盛时刻牵挂的头等大事。继投资近千万元的“蒋巷书院”精品民宿去年5月正式营业之后,今年6月,与河南和煦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投资近亿元的大型“无动力亲子游”项目签约落户,计划12月开工。

“为了蒋巷,53年来,他一直是这样连轴转。”在村里工作20多年的81岁唐渭清老人十分了解常书记。

蒋巷村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的阳澄湖水网地区,全村现有192户、近900人,村辖面积3平方公里。历史上这里地偏人稀,血吸虫病盛行,一度贫穷落后。早年,村民住的是泥土墙、茅草屋,人均年收入不到70元,村里35岁讨不上媳妇的男青年超过50%。1966年,年轻的常德盛担任蒋巷村大队大队长,千钧重担一肩挑,在第一次骨干会议上,他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豪迈宣言。常德盛后来常说:“大发展大困难,小发展小困难,不发展难上难!我这辈子,一直把困难当动力,困难的最大敌人是自己,自己怕了,就没有办法。”

初心灼灼,催人攻坚克难。他带领蒋巷人治水改土、改天换地。1968年平坟墩、倒杂树、挖深沟、挑土填河、平整土地。几十年间,累计投入劳动力6万余工,靠一根扁担两只筐,肩挑背扛,完成土石方50多万方。

在蒋巷,常德盛一辈人腿都有点罗圈,那是青年时代挑土压出来的,那是“战天斗地”精神留在身上的印记。人压矮了,1700亩低洼地硬是填高了一米多,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蒋巷一跃成为苏州市3000多个行政村中的售粮“状元”。

半个世纪,沧海桑田。现如今,蒋巷村家家户户住着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别墅;人人享受股份分红,去年的标准是每人每年1万元;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600元到2300元不等的养老金;村民生病,合作医疗报销后剩余部分村里补贴一半;孩子考上大学、尊老行善,村里给予奖励。全国文明村等50多个中央、省、市各级荣誉标牌,挂满了村史馆的两面墙。

“让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村党委副书记李君告诉记者,这是常书记嘴里一直念叨的话。其实,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写照。

【取舍之间】

“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

7月18日一大早,常德盛手持一张接待清单,等候在了村委会门口。

清单上,列着8:30、8:50、9:30、10:00等不同时段的接待任务。一天下来,共有16批团队到蒋巷村学习参观。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农办干部乡村振兴学习班的成员奔波1800多公里,慕名而来。上接国家政策、下贴蒋巷实际的发展之路,成为考察团打量这个“人间天堂”的主要视角。

走在蒋巷村的田间,在一拨又一拨的人群中,总能看到常德盛跑前忙后的身影。烈日下,他头戴草帽,汗湿衣背。虽然有讲解员,但大家更喜欢听这位老书记现身说法,亲切朴实的话语道出一个个生动故事,堪称强村富民的活教材。

“有人问我,什么最宝贵,我说时间最宝贵。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50多年来我夏天上班不超过五点半,冬天不超过六点半。总是白天干,晚上想,有时想得甚至整晚睡不着觉,就盼着天能早点亮。村穷的时候想怎样拔掉穷根,工业失误的时候想怎样尽快翻过来,村条件好转的时候想怎样加快发展。我是逆风时候拼死干,顺风时候拼命干。”常德盛的一番话,让人震撼,深受教育。

常德盛说,蒋巷村能有今天,靠的是三件法宝:让党和国家政策落地生根;让科学在蒋巷开花结果;实干、苦干、巧干,定下目标拼命干,抓住机遇快速干。

今天,蒋巷村已经规划形成工业园、新家园、蔬菜园、生态园和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四园一基地”基本布局,成为人均收入近5万元、村净资产超3亿元的小康村。2018年,蒋巷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旅游收入超千万元。

面对一批批客人,常德盛不知疲倦,他清楚自己要什么,他要让村里人舒服、城里人羡慕、外国人信服。面对村集体企业常盛集团改制后自己应得的上千万股份,常德盛拒不接受,“让利”于村,他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断刷新“三不原则”:从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到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再到职务不搞终身制、职位不搞世袭制、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

“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常德盛说。

在得与失之间,常德盛算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账、使命账。舍弃个人蝇头小利,换来今日蒋巷“劳有丰得、住有宜居、老有赡养、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家园、梦里江南桃花源,交出乡村振兴实践样本。而他本人,也在造福群众的过程中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当选党的十六大、十八大代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殊荣。

【学习强村】

“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强村富民”

在常德盛办公室,记者看到,他阅读的《人民日报》等几份党报,一些地方都做了标记。长年养成的学习习惯,是他掌握党的理论、把握国家政策的有效途径。

“如果碰到出差,就让同事把报纸留着。出差回来,我会把前几天的中央、省、市党报认真学习一遍。”常德盛因此被称赞“将中央政策学习得最好”。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常德盛善于学习,更唯实务实。1979年,公社要求大面积种植双季稻,他却发现不符合苏南地区实际,便悄悄推行一季晚稻,最后用亩产1240斤的大丰收作为最有说服力的回答。水稻专家陈永康对他说:你开的“顶风船”顶得好,种田就得讲科学。

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在常德盛的带领下,党的政策和群众需求、蒋巷实际实现创造性的结合。从上世纪70年代末,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乡镇企业、带动一方富裕,到世纪之交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再到后来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开始进军养老产业,蒋巷村的每一次发展,都踩准了时代节拍。

“这里是我们的‘农民新家园’,有192幢农民别墅”“这个是新上项目,投资600多万的粮食烘干中心”……3平方公里的蒋巷,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有他的汗水浇灌。

在田间道路上,一段“蒋巷人的话”格外引人注目:水利开道,低圩改造;复垦复耕,土地扩增……这是常德盛1986年总结概括的8句话,其中包含的生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常理”,至今管用。

常德盛边走边介绍,每个地方都有很多艰辛往事、精彩故事,却被他故作轻松一笔带过。而唯有一个地方,他格外重视。

“蒋巷村的精神是‘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群众支持,这才是团结,而团结是拼搏的前提。”常德盛告诉记者,生态园里有片树林,是全村家庭合力建设的“聚心林”,每个家庭的一段寄语就是一颗心,能够汇成一股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建成更加精致的绿色蒋巷、优美蒋巷、整洁蒋巷、和谐蒋巷、幸福蒋巷。

“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强村富民,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常德盛说。在富裕的苏南地区,蒋巷村的经济实力算不上最强,但村民的实惠和幸福感却是排在前列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