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动态资讯
“寒冬”过后姹紫嫣红终开遍——小康路上的苏州足迹
来源: 苏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0-08-03 10:09   访问量:

昆曲最落寞的几年,演员王芳才二十多岁。剧团开出免费专场表演,观众还要反复邀请才来看戏。当时的她,看不到昆曲复兴的前景。直到2001年,昆曲成为全国首个世界级非遗代表作。王芳也终于盼来了拐点:“我们忙起来了。”

1977年,14岁的王芳进入江苏省苏昆剧团学戏,剧团兼演苏剧和昆剧。作为学员,每年随团“跑码头”,观众的热情让王芳感受到艺术带来的认同感、价值感。“以前,我们演出都是满场,春季一般过了春节就走,要到5月1日后才回来。可到了1984年,一下子就没有观众了。”王芳回忆说。正当她踌躇满志,准备在舞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遭遇了戏曲界的“寒冬”。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落地,各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对包括昆曲在内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当时最流行的娱乐形式是迪斯科,而昆曲缓慢悠长的节奏与大踏步向前的生活不甚合拍,观众越来越少。甚至,演出时,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无奈之下,剧团开出免费专场表演,采取赠送香茶的手段吸引观众,但是情况依旧没有好转。

这样的境况下,许多同龄的演员转了行。身处其中,王芳很是矛盾。她看不到昆曲的未来,可要放弃,她又不舍得。

没了观众,昆曲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昆曲演员又该何去何从?为了生存,苏昆剧团把办公大楼改成了招待所。三轮车夫把客人从火车站拉到这里住店,当时很多“继”字辈的昆曲老师就在招待所里当服务员。

即便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王芳依然坚持每天吊嗓子、练功,一身的功夫不但没退步,在表演上反而愈发成熟。1995年,王芳凭借昆剧《寻梦》《思凡》和苏剧《醉归》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成为剧团第一个“梅花奖”演员。这深深地触动了她:“从那时起,感觉自己有了责任,使我觉得不能、也不该离开昆曲的舞台。”

幸运的是,进入21世纪,“文化回归”的呼声响起,昆曲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000年,苏州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成为非遗之后,其重要文化价值开始为全社会关注。随后多年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对昆曲实施了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一大批优秀的昆曲青年人才成长起来。

也得益于非遗,观众对昆曲的文化价值有了感性认识。曾经的门可罗雀,转眼变成今天的一票难求,昆曲的普及度已经今非昔比。现任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的王芳说:“物质生活富足了,年轻的观众越来越多。这是作为昆曲演员的我们一度期盼却从来不敢奢望的。对于历史,我是有回顾感的,因此对现状倍感珍惜。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提高各方面素养,将每一次呈现做到完美,也希望昆曲为更多人所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