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登录 | |
当前位置: 首页 > 沪苏通铁路通车

常熟提速!迈入高铁时代

来源:苏州日报发布日期:2020-07-01 10:27访问量:字体:

交通之于城市,如同血脉之于身体。铁路交通承载着为城市经济“输血”的重任,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轨道交通建设也进一步提速。7月1日,沪苏通铁路正式通车,常熟迈入高铁时代。铁路通车将极大地提升城市能级,拉近常熟与上海等周边城市的时间距离,使常熟加快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核心圈”。


扮靓窗口“新名片”展现城市精气神


一座车站一座城,火车站作为城市的第一窗口,其独特的风格往往代表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和精华。6月29日,沪苏通铁路常熟站建成投用,成为展现常熟这座江南名城的一张“新名片”。

沪苏通铁路在常熟境内经常福、琴川街道和海虞、古里、梅李、董浜、支塘5镇,全长38公里,在主城区东北部设客运常熟站,在支塘和董浜交界处预留客运常熟东站设站条件。通过争取,常熟站站房规模由原规划3000平方米扩大至11000平方米,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行至常熟站,远远望去,富有设计感的外立面映入眼帘。古诗“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将常熟境内水网密布的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为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设计方案中将七溪通海的自然景观,用现代化建筑手法进行演绎,使立面幕墙上虚实结合的玻璃和金属铝板,形成极富韵律的变化肌理,宛如碧波荡漾的层层涟漪,抽象地表现了通江达海的城市特征,描绘出“波光粼粼、七溪通海”的波澜壮阔。

常熟市城市经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钱瑞龙告诉记者,站前广场约6.98万平方米的配套景观绿化,沿着“琴”字的艺术形态展开,以站房主出入口为中轴线呈对称布局,摆放的花卉包括五色梅、花叶锦带花、绣球、鹅掌柴、绿萝等多个品种,共计1.5万盆。两侧的“风雨廊”以绸带形态贯穿广场,通过流线的方式体现流动性,成为活跃广场空间的主要元素。

步入常熟站内,一幅名为《升平万国图》的水墨长卷铺于大厅横梁,画长67米,高4米,常熟站将这幅画作为迎宾图。《升平万国图》原作长480.5厘米,高31.3厘米,绘于乾隆十年。作者周鲲,字天池,生于常熟绘画世家,乾隆年间成为宫廷画家。该画展现了275年前的常熟城区景色,画中以现在的西门大街为主线,坛上、昆城双塔、甸桥、剑门奇石、星坛七桧、辛峰亭、吾谷枫林、方塔、聚奎塔等景致一一跃然纸上。可以说《升平万国图》就是一幅常熟版的《清明上河图》。

常熟站大厅内的文创设计围绕着吴文化展开。大厅顶面12组麦穗图案的拼花吊顶,形成连续纹样,留白部分形成折线韵律,犹如麦浪,寓意常熟风调雨顺。灯带部分用铝板雕花工艺融入常熟剪纸文化。候车厅桥墩柱身采用圆窗透景手法,绘制泰伯仲雍、尚湖渔歌、虞派琴印书画等12幅作品,多角度展示了常熟历史文化。


做“高铁+”点燃城市产业发展新引擎


便捷高效的交通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广阔机遇,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保障。沪苏通铁路的开通,将常熟嵌入长三角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常熟的对外联系能力,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更有利于常熟接受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辐射,吸纳更多的新产业新经济。其中,“数字科技新城”就是最典型的受益板块之一。

常熟市城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小强说,城铁片区“数字科技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321.09公顷,目前首先开发城铁站南核心区约1000亩土地。新城将围绕“数字产业、数字生活”两个方面,打造“驱动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生态与智慧并存的宜居新家园、常熟面向长三角的城市新名片”。

“数字生活样板区”将推动5G信号全覆盖,建成5G高速通信网络,奠定智慧新城基础,并融合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慧社区。同时新城内规划布点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体验于一体的高品位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可满足不同层次科研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长租公寓、高品质五星级商务酒店等设施,实现生活、休闲、娱乐、教育的全方位配套。

“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占地35.4亩规模的小型示范数据中心,实现冷、热、温数据存储,并配置小型超算中心,后续依托数据中心运营进行产业资源导入,不断优化适应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此外促进数字经济与关联产业融合创新,立足常熟“五大库,一中心”的信息优势,常熟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优势,重点引进和推动以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为代表的卫星应用产业等细分领域,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创新,实现对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构建良好的数字科技产业新格局。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常熟精心布局“四园两城”,除数字科技新城外,还包括氢能源汽车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园以及常熟服装城。高铁的开通,将加速经济要素流动与集聚,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实现区域间人才、信息等要素快速流动,使资源配置结构、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使常熟最大限度承接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

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表示,未来在上海、杭州等头雁效应带动下,常熟将依托高铁优势,在资源要素上有效承接、在基础设施上联动互补、在体制机制上先行探索,有效发挥“侧翼功能”。积极对接上海,学习借鉴上海张江等先进地区,力争成为区域联动发展的先行军。积极对接杭州,不断加强与杭州在会展经济、文旅产业、健康产业、信息产业等方面的联系。积极融入苏州主城区,成为苏州国际化大都市功能的首溢之地。


大交通格局推进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交通对集聚高端资源、支撑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民生福祉的综合效应更为凸显。常熟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加快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通道建设的交通强市目标任务,即通过南沿江城际、通苏嘉甬、沪苏通铁路等实现一小时到达南京、杭州两个省会城市,半小时到达上海,通过快速路网体系、国省道干线公路以及不断提升的城市内部通道建设,实现半小时到达苏州主城和硕放机场等交通枢纽,并实现各板块半小时到达城区的目标。

据常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钱敏磊介绍,为发挥铁路功能和提高客运效率,常熟规划了集铁路、轨道、公交、社会停车场和出租车等场站设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占地约500亩。枢纽内部通过琴川大道、金达路、常昭路、汇龙路环通,外部经琴川大道、新世纪大道北延和三环快速路、通港快速路相接,有效实现快速进出站区。

除沪苏通铁路外,常熟境内还有苏南沿江城际和通苏嘉甬两条高速铁路,南沿江铁路正在抓紧建设,通苏嘉甬铁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这两条铁路将进一步完善常熟境内铁路布局,构成东西、南北向快速通道。

常熟市政府副市长陈国栋说,接下来,常熟交通发展将充分融入苏州交通总体布局,在苏州构建一体化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过程中,按照从交通节点城市向综合枢纽城市跨越的要求,确立常熟未来的交通区位优势。全力促进苏州运输机场的规划落地,配合苏州加强沙家浜选址的规划研究,实施场址范围及周边区域的规划管控,着眼空港服务半径谋划快速路、轨交等多种集疏运方式的衔接,支撑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发展,加快推进三条国铁干线的建设,深入研究城际、市域(郊)、城市轨道的布局,构建符合常熟实际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全速建设快速路网体系,加快建成“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实现城市内部的快速沟通和周边区域的高效衔接。

届时,常熟将形成“国铁干线为骨架、城际和市郊铁路为补充、城市轨道进行接驳”的轨道交通格局,打造轨道上的常熟,全面凸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