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 > 最是江南 最美窗口

第三届“江南小剧场”圆桌会议举行

时间: 2023-06-28 11:20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6月26日,作为第五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江南采薇——第三届“江南小剧场”圆桌会议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全国演出行业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11位专家就舞台演艺IP项目的因地制宜、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手法的结合、文旅演艺新亮点的打造、青年戏剧人的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原创”“人才”“特色”“互动”等关键词在此次会议中被频频提及,专家们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江南小剧场”的发展方向的想法,也对“江南小剧场”发展路径和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建议。

“苏州在戏剧创作和表演方面有着许多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如何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拥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更优秀的创作者,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戏剧导演、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发起人、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会长邵泽辉建议,成立一个编导创作型人才导师班,从编剧、导演、制作、剧团运作、表演等各方面对青年戏剧人加以引导,培育更多的本土原创戏剧人才。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剧场的建设也要与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色相呼应。比如平江路的‘琵琶语’评弹茶馆,吴亮莹的一曲《声声慢》就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去观看,火爆时每天演8场,每场都有两三百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项目部主任吴嘉认为,苏州小剧场的建设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在小剧场建设、舞台演艺IP项目打造的某个领域成为全国的标杆。

因打造国内首个沉浸式戏曲《浮生六记》一炮而红的戏剧制作人、导演、公共艺术策展人萧雁认为,苏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特别丰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对于文艺创作来说,主要考虑的是怎么让苏州丰厚的历史沉淀为年轻人所接受。她极力主张小剧场要走进苏州古宅、古巷,将历史与现代进行创新融合。萧雁还剧透了即将推出的《声入姑苏·阊门外》和《节气之旅》两个行浸式体验项目。

小剧场正日益受到市民青睐。“苏州的小剧场呈现一个多样发展的态势。如今年轻人对于剧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也推动着我们‘江南小剧场’在场景的丰富上、内容的供给上进行更多的思考。”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总经理张亮说,作为苏州本土企业,也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在小剧场领域里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做出苏州有城市标志性的、有文化代表性的小剧场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