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101座,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90756个、机动车公共停车位16278个,对84处毗邻区域开展一体化环境提升……今年,苏州市城管部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上精准发力,赢得群众一致好评。12月25日,第二十二届“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市城管局三个项目入围候选。
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101座
公共卫生间不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更是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之一。今年,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全市公共卫生间建设水平和服务品质,市城管部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将“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90座”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101座,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据悉,全市新建公共卫生间等级均不低于2A级,改建公共卫生间重点增加女性厕位及无障碍设施,有条件的增设第三卫生间,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与此同时,这些公共卫生间充分运用负压新风除臭、泡沫封堵、生物降解等新材料、新技术,确保公厕内部空气清新无异味。
在日常管理方面,全市推广“每周三公共卫生间深度保洁日”工作做法,不断提升公共卫生间综合治理成效;建立“一厕一档”,及时发现和修复损坏设备,保证各类设施正常运转;持续推进公厕导向牌查漏补缺工作,积极探索公厕服务功能的拓展延伸,通过配备环卫工人休息间,全力打造便民利民生活空间。
下一步,城管部门将因地制宜推进公共卫生间选址落地,满足更多市民游客的如厕需要;同时重点开展老城区公共卫生间改造,加强公共卫生间适老化、适幼化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升公共卫生间信息化应用和人性化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新增机动车公共停车位16278个
出行停车方便不方便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为切实增加城市停车设施有效供给,缓解群众非机动车、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市城管局积极统筹协调,督促各地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泊位供给,推动工作进一步落实。
全市城市管理部门以轨道交通站点、医院、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景区等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为重点,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停车设施建设、停车位增划、零星地块利用等多种方式,有效扩大停车位供给;同时,结合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地建设,合理设置充电桩,满足市民充电需求。
今年,城管部门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5万个、机动车公共停车位1.5万个”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90756个,完成率181%;新增机动车公共停车位16278个,完成率109%,部分重点区域非机动车、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城管部门将继续聚焦非机动车、机动车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通过增加位供给、加强停车管理、强化宣传引导等方式,进一步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84处毗邻区域完成一体化环境提升
长期以来,各地交界处的毗邻区域容易成为脏、乱、差的重灾区。为补足毗邻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的短板,今年市城管局围绕市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坚持民生第一、问题导向的原则,重点对各县级市(区)及沪苏浙毗邻区域进行整治提升,全面提升毗邻区域环境品质。
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了张家港市与常熟市毗邻区域村庄环境整治、昆山市与太仓市毗邻区域昆太路基础设施提升、吴江区与湖州市吴兴区毗邻区域南太湖大道沿线市容环境提升、吴中区与苏州高新区毗邻区域查山路绿化景观提升、相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毗邻区域曹庄片区生态环境提升、姑苏区与苏州工业园区毗邻区域东环路桥下空间及沿线市容环境提升等项目。
整治提升内容包括改善各类基础设施、整治提升环境卫生、优化街面市容市貌、提升空间景观品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和共治共管机制等各个方面。各毗邻区域经整治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周边市民生活幸福感、满意度均明显上升。
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对84处毗邻区域进行一体化环境提升,目前已全部完成。各地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形式,明确了毗邻区域管理界线及责任主体,通过开展联动协作,形成了毗邻区域管理合力。
下一步,全市城管部门将常态化开展毗邻区域整治工作,打造更多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积极空间”,同时将加强督查考核,把毗邻区域市容环境纳入日常检查范围,确保提升效果不反弹。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风向标,今后,全市城管部门将把“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渗透到城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擦亮新时代精治善管新品牌,打造更高品质的“有福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