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6次主任会议,正式交办市人大代表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397件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主持会议。
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交的建议和作建议处理的议案共397件。会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的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了交办材料。
就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李亚平指出,各承办单位要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将代表建议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之所望”成为“施政所向”。各承办系统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每件建议交到位、交准确的同时,督促各承办单位严格落实办理“三见面”制度,加强和代表的沟通联系,做到开门办理代表建议,努力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切实提高代表在建议办理过程中的知情度和参与度。要努力提升办理质效,以重点督办件的办理为抓手,推动实现“办好一项重点处理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推动一个领域工作”的目标。要注重加强工作宣传,通过讲好代表建议办理故事,进一步扩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影响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人心。
会议交办了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调研工作。本次人代会期间,大会秘书处议案法案组共收到代表议案49件,数量创历史新高。根据大会主席团审议决定,任国强等11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应用,将苏州打造成为‘人工智能+’示范城市”的议案,成为交市人大常委会在闭会后审议决定的代表议案。
李亚平指出,该议案聚焦苏州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应用,客观分析了现状,深入查找了问题,所提对策建议较为合理,扣住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该件议案办理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必要举措,是落实省委“支持苏州率先建成‘人工智能+’城市”的务实行动,是推动苏州在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市人大相关专工委要做好议案的调研督办等工作,统筹推动议案实施。
会议讨论通过了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议程、日程(草案),《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草案)》,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顾问、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旁听2025年度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方案,关于做好2025年度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挂钩联系法规项目工作的方案,《〈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修正草案建议稿)》,《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修改草案建议稿)》,2025年度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有关人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工作方案,2025年度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方案。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晓东、沈国芳、黄靖、陈嵘,党组成员蔡绍刚,秘书长陈正峰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