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枫桥经验”苏州新实践

“苏”写祥和好“枫”景——聚焦新时代“枫桥经验”苏州样本

时间: 2023-09-14 11:05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继在苏州写下《枫桥夜泊》,道出江南水乡秋夜柔和无尽的美景。如今,行走苏州街巷,脚踩斑驳的青石,一股安定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5月29日,苏州市深化“诉调对接”工作会议召开,姑苏区法院、相城区司法局、金牌特邀调解员周永良等作经验交流。这是苏州创新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又一做法。

擦亮平安金名片,绘出祥和好“枫”景。近年来,苏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多元解纷体系,形成劳动争议人民调解购买专业服务、个人调解工作室社会化运作等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苏州样本”。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协同发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95%以上的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19个人民调解组织和78人先后捧回“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苏省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等荣誉。

多元结合,擦亮解纷“金钥匙”

6月6日,在姑苏区金阊街道调委会调解室,居民老杨与李某放下心中的积怨,握手言和。

前不久,老杨因买卖合同违约与李某闹得不可开交,经网格调解员顾晶、“老娘舅”栾韩云等出面释法说理,诚心疏导,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温度决定当事人满意的程度。”苏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倪云开认为,办事公道、群众威望高的老党员、乡贤等担任网格调解员定分止争,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为擦亮解纷“金钥匙”,近年来,苏州市深入推进人民调解进网格工作,按照市(区)、镇(街道)、村(居)网格联动、分层过滤多元解纷体系要求,对网格内排查出的物业、宅基地、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损害赔偿等纠纷先行调处,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前端。

坚持科技助力,创新探索“互联网+”调解模式,全面推广运用“苏解纷”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远程视频系统等开展“线上+线下”纠纷调解,实现矛盾纠纷网下取证,线上化解结案。

坚持关口前移,按照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要求,部署开展“万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活动,加大排查力度,采取逐案会诊、综合施策、专班推进、兜底化解方式,有效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据悉,今年以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数同比上升100%。

坚持需求导向,不断织密“面、线、点”结合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推动多元化解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向网格延伸。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987个,1.2万余名人民调解员穿梭在大街小巷、活跃在田间地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

不仅如此,苏州还不断推进跨区跨界联动解纷工作机制,吴江、青浦、嘉善三地先后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太仓、嘉定、宝山三地合力破解毗邻地区矛盾纠纷突出等难题,推动形成跨区域社会矛盾“共治”新格局。昆山、青浦聚力打造跨省纠纷化解“淀湖和伴”调解品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奠定了基础。

建强队伍,守好社会“稳定线”

“我业务技能的快速提升,得益于良师倪永祥的悉心指导。”张家港市南丰镇“倪永祥调解工作室”成员倪佳利深有感触地说。

倪佳利于2020年11月加入“倪永祥调解工作室”,“金牌调解员”倪永祥以师带徒,倾囊相授,倪佳利在参加2021年度苏州市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如今已成为南丰镇的调解能手。

“群众和谐无小事。做实、做强、做优基层调解力量对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苏州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陆红英坦言。

为夯实人民调解根基,近年来,苏州加大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岗前、年度、晋级、基地”为内容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通过集中授课、庭审观摩、实训操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法治思维、调解技巧和卷宗规范制作水平。

发挥骨干调解员“传、帮、带”作用,通过“以师带徒、以干促练、以赛代训”等方式,多维度培育“老娘舅”调处队伍,为社会稳定发展注入“和谐力量”。连续五年组织人民调解优秀卷宗和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评选,每年编印《苏州市人民调解典型案例选编》,为调解员在调解实践中妥善化解各类纠纷提供借鉴。

与此同时,紧盯重点行业,强化实战练兵,按照“全员、全年、全过程”大练兵要求,连续五年举办苏州市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通过比拼调解知识掌握、综合运用法理情景再现等形式,锻造纠纷化解“硬功夫”。

坚持专兼结合,打造“党建引领、依靠群众、源头解纷、服务到位”长效机制。依托基层人民法院及优秀调解组织建立人民调解员实训基地,选派优秀法官、优秀调解员担任指导老师,通过对年轻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校长”等进行培训,深度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多元解纷提质增效。

优化升级,打造解纷“终结地”

“没有你们出手相助,我的赔偿款很可能‘泡汤’。”6月8日,吊车司机老陈拉着吴江区同里镇调解员戴苏君的手激动地道谢。

今年4月,老陈在湿地公园吊装物品,吊臂突然倾倒,导致脚部受伤送医院治疗。伤愈后,老陈就医疗费、护理费等赔偿与工程承包方、吊车负责人多次协商未果。

无奈之下,老陈遂向同里镇调委会提出申请,经调解员、仲裁、劳动监察等部门耐心调解和法律解读,最终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像这样联动调解、为民服务提档升级的故事在苏州还有很多。”苏州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近年来,苏州市针对调解力量不足的短板,聚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多策并举,不断升级“枫桥经验”覆盖面和含金量,构建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

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苏州市司法局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信访局等联合出台诉调、检调、公调、访调对接机制,在基层法院、公安派出所等设立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

截至目前,全市在公、法、检等相关部门共设立342个派驻制人民调解工作室。其中,驻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185个,驻交警大(中)队91个,驻法院(法庭)40个,有效缓解了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的工作压力。

此外,苏州市司法局还与市卫计委、人社局、住建局、环保局、教育局、妇联等部门联合制定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环保纠纷、校园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专业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同发力。

实践中,苏州市还注重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选齐配强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完善“诉调对接”流程,形成“诉调对接”“苏州经验”。近年来,全市驻法院(法庭)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纠纷数以年均40%的比例增长,停诉罢访、诉前化解功能进一步彰显。

今年5月,按照“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苏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畅通矛盾问题反映渠道,横向构建“诉调对接”闭环管理机制,纵向贯通多元化解平台上下衔接,进一步助推服务群众“零距离”、“诉调对接”再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